房天下 >资讯中心 > 政策 > 正文

湘大法学专家:拆违要显示法律"刚性"

湘潭日报  2015-04-29 09:52

[摘要] 拆除违法建筑,是维护城市形象和建设管理正常秩序的需要,也是维护广大城乡居民的社会公共利益需求。4月27日,湘潭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法学博士欧爱民教授从法律角度,对拆除违法建设的正当性进行了分析,也从“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的层面,对拆违工作提出了建议。

拆除违法建筑,是维护城市形象和建设管理正常秩序的需要,也是维护广大城乡居民的社会公共利益需求。4月27日,湘潭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法学博士欧爱民教授从法律角度,对拆除违法建设的正当性进行了分析,也从“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的层面,对拆违工作提出了建议。

欧爱民说,“违法建设”一般定义为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建设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的各种建设活动。城市治理违法建设对象主要是未取得“三证”,擅自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或是不按照批准要求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未拆除的临时建筑。

“违法建设挑战了法律的权威和损害了公众的利益。政府依据法律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对违法建设进行拆除,既是依法治国的要求,也是公民守法的要求。”欧爱民说。

那么,为什么违法建设普遍存在?欧爱民认为,这主要是相关的法律没有显示出应有的“刚性”,有关部门对违法建设打击力度还不够,导致违法成本比较低,让违法人员不畏惧法律,违法建设禁而不绝。

“当然,在拆除违法建设的过程中,执法人员也要依法行使职权,不能以‘违法’对待‘违法’。”欧爱民表示,首先,相关部门要严格认定违法建设,避免出现“误拆”;其次,执法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只有程序到位,执法行为才能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同时,还要从“人治思维”转变到“法治思维”,在拆违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来运作,坚决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

欧爱民也对破解拆违难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建议,相关部门要以预防为主,当违法建设出现苗头时,就要及时执法,提前介入,避免日后陷入执法困局;要完善相关执法程序,做到适法准确,程序合法;公民也应当树立法律思维,不做违法的事情。

欧爱民还建议,要加大正面宣传、加强舆论引导,提高群众对违法建设危害的认识,从而改善执法环境;要加大对执法人员的培训以及行为规范教育,提高执法能力;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依法依规对乱作为、不作为的人员进行处罚,对敢于碰硬、依法执法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这样才能全方位地化解拆违难题。

雨花区已拆违42万㎡ 两年内实现违章建筑清零

湘潭迎来超高超限建筑黄金发展期

海南首次拆除海上违建 建筑面积约80平方米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